他当然也知道海汉在大同江畔的作战计划其实是很早就拟定了,所以在海汉本土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出相关的内容,也基本没有泄漏军情的风险。等这报纸上的消息传到北边,朝鲜战场上的战事都已经结束了。不过海汉能把这种战事放到报纸这样的平台上,让国民都去关注这场战争的进程,这样的勇气还是让李溰颇为佩服。
一般来说国家在有战事发生的时候,都不会主动向国民通报战争进展,除非是有了大的捷报。而海汉显然对朝鲜战事非常有信心,直接就向国民公开了这场战事的交战状况。
李溰慢慢阅读了一下标题下的报道内容,除了形容海汉军实力的文笔略有夸张之外,对于两军态势和当时朝鲜局势的叙述倒是都基本属实,而李溰也是第一次有机会从海汉视角去看待这场战争。
李溰之前曾经听金尚久介绍过,这份时报作为海汉的官方喉舌,上面的头版文章基本上都是代表了官方的态度,甚至执笔者就是某位海汉高官。这份报纸可以说是海汉对外政策的一个风向标,据说当初李希向海汉求助,就是注意到报上曾提到马尼拉战役结束之后,几支主战部队由于没有作战任务,将会进入到休战期,这样他才大着胆子请海汉出兵朝鲜,看准的就是其主战部队已经腾出手来可以进入下一个战场了。
当然了,朝鲜内部也有人认为这种消息说不定是海汉有意放出来的,毕竟海汉军出动到海外当雇佣兵打仗也不是第一次了,当年还没发迹的时候就曾经出兵安南帮着北方郑氏打了两年内战,硬生生把安南南北对峙的局面给打成了郑氏的天下。朝鲜面临的外部压力,明眼人都清楚,而在辽东地区唯一能对付清军的就只有海汉一家别无分号,朝鲜要搬救兵,指望大明是不行了,海汉就是唯一的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出风声让外界知道自家主力部队正好无事可做,这不就是给出了某种暗示吗?
不过这种声音并非主流,毕竟海汉在朝鲜战事中展现出来的实力令人叹服,而且也着实挽救了朝鲜的危局。不管是不是算计了朝鲜,但朝鲜是真的需要这样一个靠山来保护自己。
报上的这篇文章还分析了对阵双方的实力优劣,这也引起了李溰的兴趣。他也很想看看,海汉人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军队,是否会认为自家的常胜军也存在着短板。
稍稍出乎他预料的是,撰文者很直接地指出了出征朝鲜的海汉军部队所存在的问题:兵力过少,对后勤依赖大,陆上机动能力差。另外还有一点缺陷是与朝鲜相关,因为两军实力和军制差异太大,因此难以得到当地军队的有效协同配合。
如果放在以前,李溰可能对最后一点会持保留态度,但现在他也知道这其实是客观事实,朝鲜军想要在战场上与海汉军并肩作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而关于另外几个短板,对李溰来说倒是很新鲜的说法。而且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被指出的这几个短处的确不无道理。
算上其他几支盟军,进入朝鲜的联军部队总兵力也就只有几千人,这相较于清军入侵朝鲜的十万大军显然是不成比例,不过由此倒是衬托出了联军与清军之间的战斗力差距。而由于联军对后勤保障的依赖,让他们无法长期在鸭绿江一线作战,最终还是主动回撤到大同江畔建立防线。至于陆上的机动能力,这一点在战争后期更是暴露无遗,海汉军成建制的骑兵部队太少,而步兵在内陆的长途行军又会严重削弱战斗力,这直接导致了反攻阶段对清军的追击结果并不圆满。
如果这几点缺陷能够得以弥补,那清军入朝的十万大军能有多少逃回国都是个问题。不过报上也说了,所谓短板只是相对自身实力而言,但对于敌人来说,这些短板依然是他们跳起来都摸不着的高处。海汉军只要固守大同江防线,即便不作反击,光靠朝鲜的国土纵深也足以让清军迟早被后勤给拖垮。
类似这样的言论,李溰在战后也曾听到过,海汉主动将战线后移数百里,就是为了要把己方的后勤补给压力转移到敌军头上,而清军兵力庞大且缺乏海运手段,其后勤压力其实要比联军还大得多,这也导致了清军在大同江的作战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确认没有攻破海汉防线的可能便主动后撤了。
这篇文章的最后对战事的走向作出了大胆的预测:大同江畔的最终决战联军必胜,如果清军在大同江畔与联军对峙十日以上还恋战不去,那这十万人估计全都得交代在朝鲜境内。
而李溰所知的实际情况,清军只对大同江基地发动了两波大的攻势,付出数千人的伤亡之后便主动退出战场了。虽说报上预测的战况最终没有出现,但联军的的确确是毫无争议地获得了这一战的胜利。
在这篇主题文章的同一版面,还有关于海汉国内各界支持援朝作战的相关新闻。兵工厂加班加点为前线生产武器弹药,船行主动联系国防部要为出征部队运送物资补给,文化界搞作品义卖为海外战场伤亡的本国军人筹集安置抚恤金等等,一副全国上下都在为这场战争运转的样子。
李溰心道海汉人倒是心齐,想当初国内主战主和两派的官员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要是当年丁卯胡乱时全国上下能像海汉人这般同仇敌忾支持国家的战事,那也不至于陷入如此被动的处境——至少态度上能更硬气一些,不会委屈求全跟后金签下什么兄弟之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