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薨逝(二)(1 / 2)

“老太太心善。”皇上对贾家感官平平, “这会子来见老太太, 到底还有要事儿要劳动您替孙儿参详参详呢。”

皇上跟第一代荣国公、宁国公不熟悉,两位长者过世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 只是受老太太影响,知道有这么两个人物。

贾代善、贾代化倒是能吏, 可到底寿元不算长。

等两人走后, 就一代不如一代。

这等族中子孙不肖仗着祖宗荫蔽胡作非为的, 在都中贾家也算得上典型, 他这时候正是锐意进取的年纪, 倒不是很能理解太皇太后心软的想法, 可到底一个女子, 也显不出什么风浪来, 也就当不知道罢了。

“瞧皇上这话说的,你呀, 不过是哄我老婆子开心罢了。”太皇太后登时笑了。

元春替皇上斟了茶便退下了,隔着缂丝花鸟屏风回头一看, 这对天下间最尊贵的祖孙之间相处起来与家中竟没有什么差别,一时想到贾母对自己的疼爱,元春便觉得心头微酸, 可进宫是自己的选择,是家族的选择,哪里有后悔的道理。

“詹士府的詹士朕寻思着点了汤斌,他资历老,经历丰富, 呆过京城又外放过,且本性清廉,非迂腐之辈,为人也中正平和,由他带着礽哥儿,就不怕学不好。”皇上先说太子的事儿。

“汤斌的名声,便是我老婆子身居后宫也有所耳闻,他吃过苦,受过累,却能不改初心,这样的人选,皇上也是费心了。”太皇太后点了点头,“旁的少詹士的人选呢他们都是围在太子身边的人,相处的日子往后比你我都长,少不得要多费些心思,不要把好好的孩子心思引坏了。”

“您说的是。”皇上点点头,“少詹士我选的是明光十八年年的状元归孝仪,他饱读诗书,为人持正不阿,当年任顺天府乡试主考时候,有许多考生拜谒他,希望得到他的青眼,他便连同考官撰文发下誓约定,为朝廷取士,不得受权势者威胁,不得受富裕者利诱,不得因为个人前因而徇私情,更不得企图得到后来者的回报,朕也觉得甚是感动,如此风骨,跟在礽哥儿身边正好。”

“老身倒是没怎么听过,不过皇上说他好,想必也是好的。”太皇太后眼中闪过一丝隐忧,做太子的怕的就是性子清傲不能和光同尘,一遇见挫折便一蹶不振,这时候若再出现个只为自己青史留名的劝谏之人,看看唐时太子李承乾,便知道绝非好事。

她是教养着几个孩子长大的,当时管教先帝的时候,她忙着镇压前朝便忽略了先帝的管教。

后来先帝年长,她却仍旧将先帝当成孩子来看待,先帝稍有逾越的地方,她便横加指责,却忘了,那个孩子不是在乱世中磨砺起来的,他心思细密,更甚从前,到了后来她弹压的越厉害先帝反抗的就越激烈,以至于母子失和,终究不负从前。

她那时候便知道,孩子的教养并非易事,饱学的鸿儒也未必是良师,是以再教导当今的时候,她便越发注重张弛有度,皇上也不似先帝,性情更为开合大气。

如今她虽然担忧殷礽,可这一回一病让她意识到,她不可能看着殷礽一辈子,与其到后来到了自己真的看不到的时候让他受伤害,还不如趁着现在还能看到的时候迅速成长起来,他到底要学会自己辨认身边的人才是。

“另一回事儿便是给褆哥儿的封号,礼部拟了名字上来,朕想着,到不若仿汉唐时候以地名为封号。”皇上见太皇太后不提东宫主要主事的人,便觉得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老太太的认可,登时忍不住颇为自得的笑了,他倒也没有旁的想法,不过是幼时习惯了做了事情无论好坏,从老太太哪里得到了肯定,总是能够教他觉得开心的,“先头选好的字,如忠顺等人,做出倒行逆施之事,倒是白瞎了封号。”

“那皇上给褆哥儿选了那一块儿地作为封号呢”太皇太后笑道,皇上有想要做圣明天子的想法,在这些小事上太皇太后并不反对他。

“孙儿替褆哥儿选了‘赵’,古时燕赵之地,多义士,褆哥儿性情急躁,却颇讲义气,有古义士之风,朕觉得赵王这个称号,很是衬他。”皇上颇为自得的笑了,考虑到长子都要成婚了,他近来便留了胡子,短短的一茬长在上唇上,瞧着比往日多了几分威严成熟。

“左右是一个封号,咱们宗室历来降等袭爵,亲王俸禄都是有定例的,皇上既然做了决定,便如皇上所言。”太皇太后想了想,笑了。

皇上得了太皇太后的首肯,自然便无所顾忌,直接朝着朝中发了旨意,他只是改了称号,又不是改了祖宗家法、提高宗室待遇,朝臣们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到了七月了,按惯例都是要到大明宫避暑的,庄妃仍旧闭门不出,皇贵妃要照顾怀着身孕的德妃、淑嫔,打发当归、半夏上门去看她。

德妃怀孕将将三个月,这是这几年来好不容易养上的,她自己也格外重视,一应吃食都十分仔细。

淑嫔也是刚好三个月,可她肚子瞧着比寻常人大了许多,太医诊断过了,说是双生子,如今年级还小,倒是瞧不出性别来,众人越发觉得她好运道,又见她虽在孕期,可四肢纤细,人也生的袅娜娉婷,越发觉得上天生人,是带着偏心的。

长春宫里宫门关闭,当归跟半夏过去的时候,院子里的草木疯长,重门掩映,绿树成荫,宫人太监们往来都静悄悄的,唯独廊下一只八哥扯着嗓子在念诗,当归听入耳中,念得是宋初时候花蕊夫人作得《宫怨》,反反复复就两句,“诸院各分娘子位,羊车到处不教知。”</p>

当归跟在皇贵妃身边,也是读的诗书的,虽然不多,可也听过这羊车的典故,原是晋朝时候皇上常常乘坐羊车,任凭它听在什么地方,夜里便宿在哪里,有后宫妃嫔便因此取巧,用竹叶插在门户上,或者用盐水洒在地上,引得羊儿过来,皇上便跟着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