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走过春秋(三十九)(1 / 2)

我与长生 五十九夜 3345 字 28天前

“你谁”

一人一马均望向老人, 羲和之名只有为友者才知晓, 但在他们记忆中并无此人。兴许是曾经的旧人,也并非不可。

羲和并不胆怯惶恐, 反而靠坐着打量了牛上老人, 见他迎面带笑又问,“是老子”

那小二多是道听途说,但是却知道老子是坐着一匹青牛独身出行。不像那孔子桃李天下, 出行时百千拥趸共同高歌。

对比之下, 老子练达世事的低调浅笑竟然也不输智者身份。

只是姓老又知她名字的,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了。

“或是叫小聃。”

老聃轻笑, “不想有生之年还能见到旧友, 听到此言, 真是亲切欢喜。”

羲和也笑, “我也这么觉得,看着你我肚子都饿了!”

青牛似有察觉那双隐晦却饱含恶意的目光,不安的踩着地想要离去。老聃轻抚两下, “这老朋友载我数年, 走过数地, 没了它我是寸步难行啊!”

“误会了, 我是说他乡遇故知,不如吃一顿”

“好。”

半是抒情半是俗气的话, 羲和常说。老聃并不讶异,你不说我也不问,好似不过是几年不见的模样下了山去寻饭馆一聚。

一人在车上, 一人在牛背,默默慢行向前。

老聃虽说是老了,但言语清晰,依旧透着股弄弄的文人雅士模样,交谈时轻缓有序。说他被周室不容,在乱世辞官后从此与牛兄一同广走天涯,传播无为之道。

羲和颔首,她当初和伍子胥说的天下大公无私也是老聃所言。可惜这道说太柔,也许是她说解不对,总而言之是徒劳。

想此,她说了此事。

本以为老聃会说个头头是道,好叫她谨记着回头再去劝上两句,不想他只是一笑,“已是深陷泥沼之人,高谈阔论并不能说通。”

羲和陡然想到老聃是因周室之乱,与道说相逆后退出官场。

伍子胥这样的,她只能送一份书简给渔夫与申包胥了。

此二人才算与伍子胥深交过,且都在楚国,行事总比她方便。论说起来,怎么也比她这个喜欢武力解决的粗人要好。

羲和缓眉,“那就让泥沼之人去救。”

老聃仍是无言轻笑。

没来由的让人觉得心安和玄妙,哪怕他并无言语。

羲和想到了那些语说双关的高人,眉眼弯了弯,这人老了白发长须的就是好玩。

到了饭馆,羲和先坐下点菜。看到马厩里端着水盆的老聃,她招手喊道,“小聃,快来。”

而后又和小二道菜,“要两盆牛肉,两盆煮肉,再来个蒸鱼,一盆汤,两盘饭。”

小二见到被换小聃的老人一派和煦儒雅,笑着抚牛不由狐疑,“就你们两个人”

“自然。”

羲和匀称细指在几在敲打,老聃进来时饭已经端了上来,他看着小二还端来一张小几才装下的饭菜,哭笑不得,“羲和的胃口还是这么好。”

“这不是有你吗平时我都只要一盆饭就够了。”

“老夫老了,吃不下多少。”

“没事,我帮你吃。”

羲和毫不吃惊,眉峰不动的低头开吃。老聃也是执筷夹肉,且不顾及牛兄的心情吃了好些牛肉。

一旁走过数回,眼看着两人食不言老少客官的小二回到前柜嘟囔,“这两人真是奇怪。”

店家扫过马厩里此生难得一见的宝马,手上的竹简瞧他脑袋,“再乱说,小心你这个东西掉下去。”

小二一惊,仿佛已经悬挂不稳的连忙抱住,紧紧抿唇不敢再说半句。

饭后消食,羲和躺在车上拍着肚子,得意洋洋的带着老子回家。

老子是个君子,不会胡言乱语,何况他这个年纪指不定何时就要入土为安,羲和并不怕有人知她秘密。

只是青牛走得太慢,尤其是上山坡时走走停停,羲和气得下车走动,“要不你上我车”

“不了。”

“上我车两三步就回去了,你看你的牛走得这么慢,肯定是走累了。”

老子闻声也下来走动,他望着吉量苦笑一声,“老夫也想快,可惜当年坐了你的马车,抖得骨头借散,吐得全身发虚,不敢不敢。”

羲和眨眨眼,“你晕车”

“牛不及马,我不及你。”老子虚心承认。</p>

所以史上老子骑牛传道的故事并非是牛有多灵性,而是他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