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丝绸之路(十四)(1 / 2)

我与长生 五十九夜 3155 字 28天前

海上除了小岛有什么

光是这话就足以证明房祖父的见地和人生。

羲和没有吭声,事实上她也不敢大包大揽的说海里小岛到底有什么毕竟丝绸之路十分出名, 也是最早期的国际化贸易, 为了经济文化都贡献了许多。别的不说, 她念念不忘的番茄黄瓜芝麻辣椒等吃的,那全都是穿山跨海好不容易才换来的。

记得在战国的时候南面除了楚国,还有几个小国尚在,像缚娄古国这种极偏的小国后世根本无人得知。倒是关于海上贸易,羲和忽然想到了南越国。如若是正常发展, 就算国家灭亡,但是在如今秦国的管辖之内, 他们当年的造船技术和贸易绝对还在。秦国能够这么自然顺利的发展海上贸易,说不定也有原南越国的贡献。

羲和想问,但是想这小国家活下来也是数年就改名字,房祖父怎么可能知道

再说南越国也并非这个名字, 本来是两个地方相合才有的名字。

想想自己之前换到的丝织品等,羲和也慢慢地听得出神了。等到饭后差不多了, 羲和这才道自己只住小半个月,石台上的流寇她来之前就丢到了山上。要是他们不服, 就登门上前拜访一番, 总而言之他们也不再有后顾之忧。

房祖父顿了顿,想她也不像长住的样子, 便道,“女子既然不长住,屋子里也不好装置太多, 不如往后就在咱们家吃了”

“劳烦了。”

“那些流寇的兵器卖了些钱,女子过来吃是应该的。”

羲和恍然想起,“路上来时是有几家人叫吃饭,我当时都应了。”

房祖父闻言哈哈大笑,“那就看咱们哪家饭香好吃!”

其实,我每家都吃一遍也不怕的。

羲和担心吓坏了村里人,心里窦疑太多便遗憾的没有说出。和房家人道辞后,她回去的路上斟酌起来。她本意是打算自力更生,不去劳烦蹭饭,只要打听了大概情况再打一艘船离开就是。

可惜计划跟不上变化,她怎么也没料到汉国处境这么糟糕,也难怪秦国愿意分一块土地给他了。

从某方面而言,汉国只是大一点的诸侯国罢了,依旧在秦国的辖制之内。只是收了就要为其出兵打仗,尝到了甜头的赵家皇帝宁愿给刘家一点表面风光,站在后面开开心心的收点送礼就好。

汉国官方都被管着,她这一人叮叮当当造船下海,只怕还没多远就被针对地泡在海里发涨了。

虽然她会游泳也不会死,但终归样子太难看了,丑拒。

这么推算在弯角村的日子也留显得无事可做,也不用担心干活后肚子饿,还要自食其力的做饭。

羲和特意在石台上站了好一会儿,身后始终没有人再来,不免怏怏回屋去了。

一夜相安无事,羲和这日特意早起观望日出和海里已经在忙碌的渔民。晨起时分正好是鱼儿们在水面上呼吸跳跃的时候,只要不是太笨的人此时都能有所收获。

家家户户村人都起来了,羲和看着那好看的日出,暗想要不去镇里添置点东西,将此画下来也好啊!

毕竟这里依山伴水,从她的角度还能看到秦国在半岛上的船只,光是眺望就让她有些蠢蠢欲动。

房阿母特意来送饭,就看着羲和站着一动不动,方才太远她还以为是女子晾的衣裳。

渔民吃的最多就是海里的,一来方便不用去买,二来这也是实打实的肉。数百年来的靠海生活,也让他们有了一套独有的烹饪技巧。可能房家人早就吃腻,还盼着想吃走兽肥肉,反之羲和来此就是想来尝点海鲜。

一碗海鲜面,还有一张饼,羲和吃的很香。

本来一碗面就够了,但前一晚羲和的筷子没停过,想她是舞刀弄枪有武术的人,这才按着家里男人吃饭的胃口来添。即便如此,羲和也很快吃完了,还问打渔的什么时候回来。

房阿母把陈府的事说了,只要够了要的就尽快新鲜送过去,所以是村子里很早就回来的。

羲和颔首,问了去城镇的近路。房小子在烧饭的时候小跑着去镇边上,足以可见是有多近。

索性车不用开,徒步出门,路上看了有岔路还要跟着走走去。最后羲和绕了路走,等到了之后发现所谓城镇其实不大。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应该有的竟然都有。

至少要买的,都有看到。

房家人说的酒,羲和也看见了。果不其然,这种生意和盐巴等一样被官府部门掌管,已经不准有私自贩卖了。

“请问,酒怎么卖”

有人从边上走出来,看了看羲和,“你不是汉国人”

羲和的衣着就有微末差异,但凡对这些清楚的都能看出来。房家人则意识差了许多,也不在意这些。

这话问的有些防备,羲和特意咬着秦朝时原外乡人的口音,一副初来乍到的模样,“我从岛上来的,看你们酒好像不大一样。”

有人偷着去岛上,自然有人从岛上偷着过来。只是这回看着有点不一样而已,但总归愿意来这里,那都是好的。

官府卖酒,但轮到底下亲自卖酒的人自然身份不高,看着羲和蓦地红了红脸,“你的话说的真好。”

“真的吗是我朋友教的,所以我这次过来看看朋友的故乡。”

那人眼神发亮,顿时笑着和羲和聊了起来。</p>

<strong></strong> 这买酒的人不少,但也分时间段。除了有二三人外,羲和还真的呆了足足一炷香的功夫。等到那人意犹未尽的卖了一袋酒,喊着让羲和下次再来后,不由多了几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