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章 难测江湖事(1 / 2)

寒门状元 天子 3585 字 20天前

惠娘因为思维的局限,很难理解一些新事物的好处,纸币之所以能在几百年后成为世界通用的货币,主要因其便捷性。沈溪现在没法去跟惠娘详细解释,他只能希望惠娘足够开明,能逐步接受他的设想。

最后惠娘只是让沈溪印制几张银票的小样出来看看,再决定银号是否发行银票。

至于把商会生意发展到南京,则要等年后了。

眼看年关临近,印刷作坊天天都在忙,而沈溪的学业也很繁忙。

这段时间,冯话齐主要在讲制艺,传授应试之道。

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五经》中摘取,且要摹仿圣人语气,根据程颐、朱熹的传注来阐发题旨。

为了让题目中蕴含的义理得到深入、全面的阐发,八股文设置了特殊的程式,即必须先破题、承题,再起讲,其标准体式的正文,必须用有声律要求,两两相对的四个有逻辑关系的对偶段落来阐发题旨的精义奥旨,在规定的起、承、转、合的逻辑程序中将题旨阐发无遗。

八股文最重要的是破题,所谓破题就是破说本题的大意,也即是将题义点明。

按照规定,无论题目字数如何多,或数句或数节,或一章或几章,也不管内容如何复杂,破题都只能用高度概括的几句话破开题字或题意,否则便为违式,考官会判为不合格。

破题要先将题意融汇于心,弄清题目在经文中所处位置及与上下文关系,抓紧题目主旨,肖题之神,用几句话,破尽命题之意。

破题有明破、暗破之分。明破就是照题字而发明题意,暗破是照题意去破而不出题中的字眼,换言之。即时将题目的字眼,暗中用同义词换掉。如题目中有“孝弟”二字,直接去分剖“孝弟”二字之意义即时明破,如用“伦”去代替“孝弟”二字,就是暗破。

破题又有正破、反破之别。正破是指按照题目意思直接去破,反破就是按照与题意相反的意思去破。如《学而时习之》这个题目,若按照学习应该“时习之”去破,则为正破,如破时以学而不“时习之”去破,则为反破。

冯话齐又讲了破题的顺破、逆破和题前、题后的区别。还有破题的各种方式方法,虽然这些沈溪前世都了解,但此时听到,对于他系统掌握八股文的写作,还是很有帮助的。

按照新学塾成立之初的构想,新学塾每当放假前都会来一场考核,其中年底的考试叫做“期末考试”,算是对一年学习的总结。

周氏和惠娘对于沈溪这次考试抱有很高期望。

腊月十四这天,陆氏药铺突然来了一伙人。这些人手持棍棒,冲进来后二话不说就是一阵打砸,不但将谢韵儿坐诊的屏风打烂,连柜台都被掀翻。药柜和抽屉被砸得乱七八糟。

这些人训练有素,不到一炷香时间,就匆忙撤离。

这把药铺里的女人吓得不轻。

惠娘闻讯匆忙从银号赶回来,但那些人已经逃走了。惠娘看着药铺一片狼藉的样子,还有秀儿因为上前抵挡胳膊上挨了一棍子的瘀伤,不由无比心疼。

“报官吧。”

周氏半天之后才回过神来。这伙人来势汹汹,她因为怀孕不敢上前去与之争执,只能躲到后院去了,眼睁睁看着这些歹徒把药铺砸得稀巴烂。

惠娘叹道:“报官有何用?上次我们还知道是谁做的,这次连幕后元凶是谁都一无所知。还是等小郎回来,跟他商量一下吧。”

惠娘已经本能地想依靠沈溪,好像没有沈溪什么都干不成。

因为药铺出事,此后便没有再营业。

下午沈溪放学,从来接他的宁儿那里得知家里的情况。

“小少爷,您说会不会是当初……那些想得咱药方的人……做的?”宁儿有些担心,她怕是上次骗婚之事的后续,如此的话,她可能会被惠娘迁怒。

沈溪安慰:“宁儿,你不用怕,就算是也没什么,那些人存心不良,你也是受害者嘛。”

宁儿一路上低着头没有说话,因为精神恍惚差点儿被路上经过的马车撞着。沈溪看得出来,宁儿遭受骗婚的打击后,外表上已经没什么了,但内心还未平复过来。

等沈溪回到药铺,惠娘和周氏把他叫到二楼,甚至把谢韵儿也一并叫了上去,商讨到底是谁这么嚣张,明目张胆前来砸店。

“没报官吗?”

沈溪听完大致情况,开口问道。

惠娘微微摇头:“想等你回来商量后再决定是否报官……这次来人虽然仅仅针对药铺,但难保他们不会继续作恶……我已经叫人通知药厂和印刷作坊那边,叮嘱他们小心些。刚才坊甲来过,说是那伙人已经出城,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让咱不要到官府捅娄子。”

沈溪不屑道:“坊甲是怕咱给他惹麻烦吧?”

惠娘没有言语,等于是默认。因为上次印刷作坊被砸,惠娘先是报官,后面又联合商会悍然发起反击,事情闹得很大,以至于到现在,无论是官府还是坊间,都对惠娘心生忌惮,生怕她闹事。

周氏道:“憨娃儿,你说是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