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2 / 2)

寒门状元 天子 3775 字 20天前

黄昏时,周氏和惠娘没有回谢韵儿安排给她们的新家,留下来一起吃晚饭。

在饭桌上,周氏问东问西,就想知道沈溪近况,问他官当得顺不顺利,人情世故处理的如何,有什么麻烦需要帮忙的……

问的人不烦,解说的人也不烦,就是旁边倾听者有些心烦。

旁听者中,林黛时不时抬头看周氏一眼,好似在说:“周姥姥怎么还不走?”惠娘则有些心塞。

这姐姐真是没事找事,人家沈大人有什么困难,你一个普通民妇能帮忙解决?你来京城,对沈大人关心越多,添麻烦也就越多。

吃过饭,周氏捧着热乎的茶碗,叹道:“这一路上,听那些老百姓说憨娃儿的好话,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如今他身在京城,并未执政一方,乡亲们就知道憨娃儿的好,对他感恩戴德,以后要是到地方当官,百姓肯定对他拥戴有加啊。”

谢韵儿点头道:“娘,相公这两年的确是做了不少事情,百姓记得他也是应该的。”

前段日子谢韵儿在街面上也听到这些传言,回家后亲自问过沈溪,沈溪听了大感诧异,因为他向朝廷上奏说华北大旱,原本是通过谢迁之口,不知道为何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上奏本的是他?后来才揣测可能是谢迁找人散发的消息,目的是在民间为他创下个好口碑!

“就怕他骄傲……憨娃儿这辈子,除了六岁前跟我在桃花村吃了点儿苦,之后的路走得太顺,你说这样能有好吗?如果他一步走差了,可能连官都没的做……不行,现在我就得找人写信,让他早些回京,在京城安安生生当个文官,教太子读书,多好?”

听周氏这么一说,谢韵儿看了惠娘一眼,脸上满是为难之色。

连沈溪这样的官员都不能随意给家中写信,百姓如何往边关写信?而且也不知道该投寄到哪儿。

惠娘劝道:“姐姐,一路北上旅途劳顿,今天是第一天到京,我们早些回去安歇吧,沈大人应该用不了几天就能回来。”

“哦。”

周氏想儿子都快想疯了,才开心大半天,到了晚上就患得患失,生怕儿子在边关出什么意外,人便不那么有精神。

谢韵儿带着一家人送婆婆和惠娘到了门口,刚打开门,就见门口的台阶上坐着个女孩子,谢韵儿瞅了一眼,并不认得此人是谁。

“可能是个乞儿,绿儿,拿些饭菜出来,让她吃过早些离开!”谢韵儿回头招呼。

“这谁家的孩子,京城地面也有小乞儿?看起来倒是挺乖巧机灵的。”周氏打量那女孩。

女孩子看到谢韵儿,赶紧站了起来,上前想一把拉住谢韵儿的手,嘴上问道:“这位是沈夫人吧?”

“你是……?”

谢韵儿赶紧后退两步,她虽然没有洁癖,但也不想被这脏兮兮的女孩子弄脏衣服或者是手。

“奴婢是京城李家的人……如今我李家上下都被下狱,只有沈大人能帮忙……呜呜呜……”

听这女孩提到李家,谢韵儿猛然想起,这谢府老宅好像就是李家人帮忙赎买回来的……当然,是沈溪用帮忙修画换回,属于公平交易,算不得受了李家多大恩惠,反倒是沈溪帮衬李家更多一些。

“李家?怎么了?”谢韵儿满脸不解。

李家家大业大,产业不少,这样的大户在京城都算得是上等人家,但不知为何居然便出事了?

那女孩哭诉:“都怪我家少爷,他跟高家公子走的太近……就是户部高侍郎家的公子,前些天朝廷将高家查封,刑部来人说我们为高家行贿,不仅抓走了人,把铺子和宅子也给封了,李家不认识什么大人物,我家小姐……在狱中叮嘱我,一定要找到沈大人,只有他能帮助李家脱离危难。”

周氏和惠娘听了半天,没太明白这女孩的意思。

周氏皱了皱眉:“憨娃儿跟李家是什么关系,他们出事了怎会叫憨娃儿帮忙?”

谢韵儿蹙眉道:“娘,回头我再跟您解释,此事有些复杂。这位姑娘,看样子你也经过一番磨难,不过我家老爷如今尚滞留边关未回,实在难以施加援手,若老爷回来,妾身定当转告。”

“求求夫人一定把此事告诉沈大人。”那女孩跪在地上不断磕头,可就算她把头磕破了也没用,因为沈溪的确不在京城。

而且谢韵儿对李家人尤其是那李二小姐有一定反感,主要是当初李家“恩将仇报”,后来她察觉李二小姐姿色过人,在其亲自来谢府送礼物时便留意上了,不自觉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

谢韵儿清楚自己在沈溪心目中的位置,她需要给沈溪管好这个家……但是,论美貌,她不一定比林黛强,年岁还大了好几岁,会更早年老色衰。那李家二小姐在持家上也是一把好手,还比她年轻,若沈溪跟这个李二小姐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对她会有一定影响。

“姑娘放心吧,这里有点儿碎银子,你先拿着好好过日子。等沈大人回来,妾身自会与他细说。”谢韵儿作出承诺。

姑娘千恩万谢离开,等人走了,惠娘才侧过头提醒一句:“好像是权贵之间的争端,最好别给沈大人招惹麻烦。”

谢韵儿诧异地打量惠娘。

大掌柜以前不是最热心助人吗?

连不认识的人都能对待如亲人一般,今天为何就突然转性,不像是以前那个救人于危难的孙姐姐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