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二章 内外交困(1 / 2)

寒门状元 天子 2194 字 20天前

朱祐樘急火攻心,加上怀疑、忧虑、烦闷、担心、焦躁等负面情绪纠缠在一起,身体和精神状况非常不好,根本就无法继续会见大臣。

谢迁和李东阳也不得不暂时退到外殿,等候太医紧急救治。

等二人出来时,闻讯赶到宫里的大臣已不在少数,全都是朝中一等一的重臣,七卿中除了兵部尚书刘大夏在西北不能过来外,其余之人悉数到齐,此时他们已从之前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宣府发生的状况。

“于乔,为何会有此等事?”马文升上前去问询谢迁。

因为刘大夏奏报的“宁夏大捷”,谢迁在朝中的地位直降,主要原因在于他举荐的沈溪在此番对鞑靼的战争中作用不大,甚至还虚报宣府战事,惹来皇帝和朝中众多大臣的不满。

但随着现在宣府战事情况落实,谢迁的地位忽然就突显出来,别人有什么事也都是先上来问谢迁。

谢迁摇头苦笑:“我从何而知?西北的情况,不过是一份战报接着一份战报,我这边所得到的情况,并不比马尚书多多少!”

张懋问道:“那宣府失守,是几时发生的事情?”

谢迁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尚不到两日,北寇的兵马,估计正在宣府城收拾残局。下一步是继续西进,又或者侵犯我宣府周边城塞,暂且不得而知。不过宣府既下,接下来直面的是居庸关和紫荆关,而两关之内就是大明京畿之地!”

谢迁所说的,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其实不用谢迁特意强调,别人也都知道宣府之地的重要性。朝中大臣在得知宣府失守的消息后,虽然心头满是担心,但他们想到大同镇和太原镇尚且没有被鞑靼人攻破,料想鞑靼人腹背受敌,未必敢直接挥师居庸关和紫荆关。

张懋道:“谢尚书,果真不知沈溪的下落?他不是领兵在宣府?上一次奏报还说在土木堡附近遭遇鞑靼主力,莫不是……”

一句话便说到谢迁的伤心处。

谢迁之前最担心的就是沈溪聪明反被聪明误,留在宣府之地被人非议,现在他知道沈溪的判断是正确的,心头既感觉扬眉吐气,又为沈溪的安危担忧,他怕沈溪一直留在宣府城,现在很可能已经跟宣府陪葬了。

礼部尚书张升有些担心:“陛下本就龙体违和,发生这种大事,对陛下的打击何其大也,若有个什么不测……好在京师尚在戒严之中,总算不幸中的万幸,不过如今更应该加强内关各处防备,尤其是居庸关和紫荆关,不能有丝毫懈怠!”

张升是礼部尚书,他不懂什么军事,但他也明白在宣府失守之后,紫荆关和居庸关的重要性。

尤其是居庸关,鞑靼人若进犯京师,居庸关怎么都绕不过去,毕竟居庸关是从张家口堡往来京城距离最近的一道关卡。

本来发生这种关系到大明江山社稷稳定的大事,应该由大臣主动请见皇帝,直言其中的利害关系,再将情况分析后,由皇帝来当机立断!

可是,如今弘治皇帝的身体大不如前,受不了这种刺激,兵部尚书刘大夏又远在宁夏之地,根本就是鞭长莫及,这会儿谁来代天子下达命令?又或者说如何赢得皇帝的首肯,这都是摆在众位大臣面前棘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