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1 / 2)

寒门状元 天子 2839 字 20天前

京城,东长安街,谢迁的小院。

谢迁正在招待来客,乃是近日京城中活动频繁的杨廷和。

“……之厚从江南归来,先在南京卸了魏国公职务,又取道中原灾区救灾,没等几日,便动身前往临清州。据说陛下派出赈灾的钦差司礼监掌印张公公都未见到他人,现在张公公还在灾区未回,他却先一步跟随陛下回京,不知作何谋划……”

杨廷和对沈溪多有意见,看似句句说得公允,但无不是在谢迁面前提及沈溪不守规矩,是在扰乱朝纲。

谢迁沉默以对,有关沈溪之事,他不想过多评价。

杨廷和又道:“以临清传回的消息,陛下北上后,加快行进速度,预计五六天后便可抵达京城。”

“陛下能早些回来,再好不过。”

谢迁说了一句不痛不痒的话。

杨廷和觉得谢迁的态度太过平和,这不是其一贯的风格,急忙道:“谢老莫非认为此番陛下归来,不会有问题?”

谢迁道:“陛下南巡,老夫本就不支持,现在回来,还把之厚一并带回,朝廷稳固,老夫应该觉得有问题吗?”

谢迁言语间竟表现出几分不耐烦,像是对杨廷和有所排斥。

杨廷和感受到来自谢迁的压力,不再用咄咄逼人的口吻让谢迁表态,转而聊起民间风闻:“陛下跟沈皇后之间,有诸多传言流于市井,说他们夫妻不和,陛下郁郁不乐,日渐消瘦。”

“嗯。”

谢迁点头,“沈皇后年岁太小,入宫太过草率,此番跟随陛下南下巡幸,有稍微不睦可以理解。”

杨廷和实在忍不住了,警示道:“谢老,现在朝廷要变天了。”

谢迁有些诧异,问道:“有什么天可变?数年间,朝廷对外用兵连连奏凯,四夷臣服,内阁和六部、寺司衙门人员变动极少,吏治清明,若说今年中原水灾已算是较大的天灾,但之厚到了河南,快刀斩乱麻,目前抗洪救灾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大明整体上还算国泰民安。”

杨廷和苦笑:“在下担心的是……陛下对之厚太过宠信,很容易导致朝纲混乱无度,奸佞横行。”

谢迁摇头道:“介夫,很多成见该放下了……连老夫都能放下的事情,怎么到你身上就不行呢?”

“唉!”

杨廷和重重地叹了口气。

谢迁道:“老夫在朝没几天了,此番陛下回来,老夫就要请求致仕,以后这朝堂就是你们年轻人的,非要让老夫临走都不得安宁吗?”

杨廷和心想:“若是你临走前能把接班人定下来,同时召集文官集团开会,定下打压沈之厚的策略,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朝中人人自危,担心成为陛下清洗的对象。”

心里如此想,嘴上却不能直言,杨廷和非常清楚谢迁跟沈溪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谢迁拿出一封书信来。

“这是之厚去灾区前给老夫的来信,他在信上说明陛下长久在外不还朝,对大明社稷的危害,请求朝廷调拨银两赈灾,还提出从民间借粮的建议,现在看来,每一条都切中要害,取得不错成效。”

杨廷和道:“可是……这样做不合规矩。”

谢迁道:“规矩怎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解决问题,以前老夫对之厚有诸多成见,现在想来,或许是老夫太过固执……如今朝野都在称颂他的能力,每次他办事,都能顺利完成,就算他是年轻人,论资排辈轮不到他上位,但他还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没有辜负先皇跟当今陛下的信任!”

谢迁大肆夸赞,为沈溪说话,杨廷和听到耳里,心中非常难受。

谢迁再道:“所以介夫,老夫是这么想的……老夫退下去后,你辅佐叔厚打理内阁,如此老夫也能放心把朝廷大小事项交托出来,让老夫走得安心。”

杨廷和一听心中越发懊恼。

此前谢迁一直没表态内阁由谁来接班,让杨廷和觉得自己有机会,毕竟他背后有张太后的支持。

但现在谢迁明确表示让他辅佐梁储,意味着下一任内阁首辅是梁储而不是他。

做不成首辅,那就意味着杨廷和将来没资格跟沈溪正面相斗,首先级别上就差了一截,更别说沈溪还有世袭勋贵的身份。

杨廷和心中满是失落,但还是强颜欢笑,恭敬地道:“在下明白。”

谢迁拿出对后辈欣赏的态度,道:“若非叔厚入阁比你早,或许真该让你来继承首辅之位……奈何规矩就是规矩,老夫一辈子都循规守矩,不想临致仕前还改弦易辙……希望你能理解。”

杨廷和心想:“在沈之厚身上,论资排辈的事就可以跳过,到我和梁叔厚的问题上就需要严格遵守?你老偏心也不是这么个偏心法!”

谢迁又拿出一份手稿交给杨廷和:“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阁的事老夫便交给你们了,李公公那边老夫已打过招呼,他不会多加为难,有悬而未决的大事,等陛下回来后再行商议。之厚到底是能臣。”

……

……

谢迁退出朝堂之前,表现出对沈溪的推崇,几乎到了不加掩饰的地步。

甚至杨廷和在想:“若不知道的,还以为内阁首辅要由沈之厚来接任。这大明纲常,到了沈之厚身上便荡然无存,区别对待也太明显了吧?”

以前杨廷和对沈溪的成见没那么大,但随着沈溪逐步崛起,对内阁的威胁逐渐提高,如今又跳过内阁管束成为皇帝跟前最受信任之人,于公于私,杨廷和都不服气,觉得沈溪真实能力不过如此,所有一切成绩都源自于前后两任皇帝的宠幸。

内阁首辅接班人问题上,杨廷和未得到谢迁支持,但他没有放弃,频频在朝中奔走,但凡能见的权贵他都见过,如果皇帝召集朝议讨论继任首辅人选,他将得到诸多老臣、勋贵的举荐和支持。

但之前他最希望的是通过这种走动赢得民意,从而获取谢迁的提名权,却未料触及谢迁底限,对杨廷和产生了戒备心理。

杨廷和见过谢迁后,觉得自己现在面临的障碍实在太大,但他丝毫也不含糊,直接回内阁找梁储。

梁储正在拟定票拟,见到杨廷和不明所以,因为对方已有多日未到阁部应卯。

梁储对杨廷和没有太多苛求,他在内阁身居次辅,但在翰苑中声望却不及杨廷和,若非早一步入阁,甚至觉得自己本就该给杨廷和打下手,很多他处理不了的事情,比如说遇到疑难奏章,杨廷和基本都能搞定。

“介夫这两日可是身子骨不适?朝中积压了一些奏疏,你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