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普及教育的意义(1 / 2)

贞观帝师 石肆 1585 字 24天前

李世民听了夏鸿升说庄子上正在推行这种三段教育,眼中一亮,随着夏鸿升的话,更是面露欣喜之容。

却听夏鸿升继续说道:“陛下,单单这么说来,看似好像也没多大用处。考不过的,还是回去该干啥干啥去了啊,白在学堂里面浪费几年干啥,还不如早些下地干活去。可是咱们得从长远来看。拥有学识,拥有文化,所带来的好处,它本就是在生活的点滴方面的,而不是一下子就直接看出来的。微臣打个比方来说吧,就假若说十来年后,这泾阳又干旱了。倘若是其他地方的农人,就只能听天由命,到处挑水耕种,也是无济于事,然后爆发蝗灾,庄稼毁于一旦。可是微臣的庄子上呢,田地里头种地的青壮,一看天就不下雨,就会多多来养鸡养鸭,放入田里。为何呢?因为他们小时候学过啊,干旱容易爆发蝗灾,而蝗虫的卵又都在土里。所以多多养些鸡鸭,放入田中,可以吃掉大量的蝗虫卵,蝗虫卵被吃了,自然蝗虫就少了,到时候就算是爆发了蝗灾,田地里的蝗虫数量也不会太多,庄稼欠收了,还有那么多鸡鸭呢,隔三差五的下几个蛋,也饿不死人了。那要是是别处的跑来了呢?那也不怕啊!因为他们小时候学过啊,蝗虫具有趋光性,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消灭它。于是知道有蝗灾了,提前趁晚上点几堆大火,彻夜明着,蝗虫就算是飞来了,先冲火里面去了,能最大程度的消灭它。而没有学习过的其他的农人呢?就只会跪地乞求,怨声载道了。这个时候,哎,突然出现了一个能够驱蝗的人出来说,我是天神派下凡来救你们的,其他地方的百姓一看,哎呀,这么神奇,竟然真的能够让蝗虫自己飞到火里面呢!这一定是仙法!于是就都去信他,供奉他,听他调遣,为他是从了。到了微臣的庄子上呢,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啊,因为咱们人人都会这么做,这无非就是利用了蝗虫的趋光性嘛,有什么好神奇的,咱们小时候自然课上早就学过了,才不会受你蛊惑嘞!陛下您看,这些就是体现出有学识的好处来了。而这,才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已啊!”

“好!好!”李世民连着叫了两声好,说道:“夏卿所言不差!之前夏卿躯蝗,人人皆以为神迹,可夏卿解释给朕知道了,朕便觉得原来如此简单而已,发布州县,都用这法子灭蝗,也没再听人说是神技了。启民智,果然是大有好处!”

夏鸿升点点头笑道:“的确如此。陛下,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就是因为有学识,有智慧的人,能够辨别是非,不会被谣言所蛊惑。愚昧无知,才会易受人蛊惑啊!”

“夏卿在庄子上试验普及教育之法,如今看来,是否可以推而广之?”李世民问道。

夏鸿升想了想,说道:“微臣以为,还不可大规模的推行。”

“哦?此法既然于启民智最有效,为何不可?”李世民问道。

“因为普及教育,有几个特点,这几个特点注定了它推行起来不太容易啊!”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其一,普及教育具有公益性。所谓公益性,就是它不是一项生意,它是国家为百信提供的一种福利,一种好处。就像微臣做的,不论身份地位,不收取任何费用。这两点,陛下若是能够做到,则可想而知,百姓会如何对陛下感恩戴德了。可要做到这两点,就注定要付出许多东西。单单是不收取任何费用这一条,不收取费用,可建立学堂,聘请先生,哪里不得用钱,这个钱就得国家来出。以现在咱们大唐的国力,恐怕不能支撑全国性的推广。另外,不论身份地位,必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这个,微臣就不便明说了,陛下您是知道的。”

李世民眉头一皱,显然是已经明白了夏鸿升的意思,又沉声说道:“此其一,那其二呢?”

“其二,是统一性。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是要立法,通过法律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教育,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教育阶段教科书内容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教师水平的标准等等。亦包括凡是大唐子民之中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种族、家庭、贫富、宗教信仰等,均依法享有平等接受普及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其三,强制性。方才微臣说了,在微臣的庄子上,所有到了年纪的孩子必须去学堂接受教育,不去不行。其家人若是阻挠,必受重罚。这个就是强制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是强制性的。谁违反,谁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学生不想上学,学生要承担责任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问责。同时达成这三点,教育才能够做到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