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掌控金权(Ⅰ)(1 / 2)

远东王庭 程剑心 1543 字 14天前

成功发行国债以后,国库中有了充裕的黄金储备,罗兰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设立国家造币厂,立法勒令市面上大量存在的帝国铸币逐步退出流通,代之以寇拉斯王国发行的新币,如此方算得上名正言顺。

罗兰在穿越之前就对东西方经济史很感兴趣,阅读了大量相关领域的文献和论著,而经济史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货币史”。

纵观人类货币史,不难总结出一条规律:金(银)本位时代,一种铸币的含金(银)量直接反映出铸币国的财政状况。

当一个国家财政状况良好时,发行的铸币大抵含金量很高,这时候为货币面值提供信用支撑的就是自身的含金量,所谓“真金足赤”;而当一个国家财政面临困境,往往会通过降低铸币含金量的方式敛财,这种偷工减料的铸币含有大量贱金属,真实价值远低于面值,只能靠国家政权强制推行,贬值也就在所难免。

罗兰曾以上述规律作为分析工具,详细考察瓦雷斯各国的货币制度,而帝国货币“杜加”作为当今世界公认的国际货币,发行量最大,流通范围最广,当然最值得他深入研究。

寇拉斯王国建立以来,罗兰就开始收集亚珊帝国不同时期发行的金币,比较含金量变化。结果证实了他的猜测,近两个世纪以来,虽然金币的外观没有太大变化,但是随着金币正面的皇帝肖像不断更迭,金币的含金量也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如果画出一张坐标系,以金币的含金量为纵轴,时间为横轴,就会得到一条向下滑落的曲线,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下滑斜率陡然增大,金币的含金量由90跌落到80耗时40年,仅仅又过了十年含金量就由80跌落到不足70,这滑梯般的贬值现象恰恰发生在查理四世皇帝在位期间,由此可见民间对这位皇帝“好大喜功”、“奢侈浪费”的批评确有根据。

查理皇帝的奢侈浪费体现在年轻时崇尚饮宴和在各地大造行宫上,而随着年华老去,这位陛下近十年来已经收敛很多,不再向从前那样沉湎于奢侈无度的生活,为何帝国金币的贬值节奏却在加剧,财政状况每况愈下?

究其原因,在于帝国近年来渐渐失去了过去15个世纪建立起来的绝对霸权,周边逐步强盛起来的公侯国越来越桀骜不驯,以各种方式挑战神圣亚珊帝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秩序,其中最具竞争力、最让帝国当局又恨又怕的当属水晶海峡对面的斐真。

谁又能想到,那个小小的岛国竟然在进入新世纪之后率先开始了魔导工业化和立宪君主制两大划时代的变革,并且于近年来成为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现代国家,其本土疆域仅相当于帝国领土十分之一,人口也不足千万,仅相当于帝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却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并且向帝国当局发出如下大逆不道的宣告:

本世纪国际地缘政治的重大转折体现在海权终将取代陆权,拥有世界最强海军的斐真有义务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