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想当陈立夫第二不容易(1 / 2)

山沟皇帝 雨天下雨 3506 字 7天前

说起来,徐晨兵也是感觉挺委屈的,外人只知道上海特设县县令乃是风光无比,前途无限的职务,但是谁人怎么会知道上海特设县县令的庞大压力。

纵然历任上海特设县的县令,全都是变成了帝国高官,比如贾文柏,如今已经是农部右侍郎,还有陈立夫更是已经主政广东多年,政坛传闻,陈立夫已经是有望调回京畿了。

而广东巡抚这样的地方重臣一旦调回京畿,那么就绝对不会轻视,到时候少不了是一部尚书,就算几不是尚书,但是最次也得是一个重要部的左侍郎,过渡几年一个尚书,御书房行走也是顺理成章的。

兴许不用几年,就能够看见陈立夫入值御书房了。

至于想要和周毅然一样,一回京就直接入值御书房,成为帝国仅有的九名御书房值班大臣,这个可能性不大。

人家周毅然历任多省巡抚,积累了雄厚的资历和威望才能够一回京就入值御书房。

而陈立夫的话,资历还差了点,他如果想要一回京就入值御书房,他恐怕还得在巡抚任上再熬过十年,还不如先调回京畿任职侍郎、尚书,然后过渡几年再谋求入值御书房呢。

但是想要成为陈立夫第二,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人家陈立夫走上政坛高层,是凭借着主持上海大局十年,把上海发展成为帝国第一大工商重镇,让上海的经济产值占据了全国经济的百分之十左右的比重。

然而陈立夫当年发展上海的时候,上海虽然已经是全国第一大城市了,但是却是属于刚起步,还是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可以从多方面来提升上海的经济。

但是现在,上海已经是发展的非常完善了,如此的上海,想要继续寻找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更何况外界普遍都对上海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上海能够保持目前的高额经济增速。

徐晨兵虽然在帝国中高级官员里,也是以擅长发展地方经济而著称,且是非常熟悉长三角情况的官员,但是面对上海这么一个地方,也是深感无力。

回乡入仕将近二十年,他还从来没有感到如此的无力!

他也是早期从龙的官员了,在王师杀入广东的时候就是入仕为官,不用多久佛山设县,他就是成为了首任的佛山县县令,不过他并没有在广东那边当太久的官,担任了两年佛山县令后,就因为发展地方有功,而被调到了江南道镇江府任职。

在镇江府任职了将近十年的他,并在宣平十六年成为了镇江知府。

担任镇江知府期间,他大力推动镇江发展发展轻工业,利用靠近京师金陵城的优势,接纳京师转移过来的各类轻工业,利用就在长江以及靠近南北运河的交通优势,鼓励当地的企业走出去,把产品卖到全国去。

此外他还有一大功劳就是,他担任镇江知府期间,恰逢是江南大铁路最早的铁路段,也就是京镇铁路的建设期间,他担任镇江知府期间,京镇铁路顺利完工。

要知道,京镇铁路作为帝国的第一条长途铁路,施工难度可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社会影响非常大,很多人都是认为铁路经过,会影响风水之类的,当时镇江不少愚昧的人就是在有心人的煽动下,阻挠铁路施工。

当时的徐晨兵作为镇江知府,为了保障铁路顺利施工,可是下了大力气整顿地方治安的。

最后,担任镇江知府发展地方有功的他成功的成为了从三品的高官,在宣平二十年调任浙江担任右巡使。

左巡使,嫡属于各省巡抚,和右巡使一起构成巡抚的下属巡使官员,通常来说左右两个巡使,分别负责该省的部分州府或者某些特殊事务,品级乃是从三品。

不过左右巡使的职权是大是小,基本上得看巡抚的安排。

因为大唐的省道一级的机构里,巡抚是老大,从二品。

布政使和按察使并列第二,他们都是正三品,其中布政使主要负责民生工商经济等所有民政事务,按察使则是负责主要司法吏治等事务。

再下来,则是左右巡使,他们的品级乃是从三品,其中左巡使主要负责巡抚衙门各种乱七八糟的常务,右巡使则是负责人事宣传等。而除了他们的本职工作外,通常巡抚还会安排他们负责其他部分事务,比如说分管部分州府的常务,分管特定的事务。

然后才是省道巡抚衙门下属的各厅,包括工商厅、农林厅、巡警厅等等,厅长通常为正四品。

其中的左右巡使,其实也就是早年的各省巡守道改制而来,

但是大唐的官制里本来就有道员了,那就是直隶四道的道员,如此一来巡守道和道员名称有些重合,所以就是把巡守道改称巡使,并把之前的不定员变成了固定左右巡使各一人,同时也是把职权固定了下来,左巡使主要负责常务,而右巡使的话则是负责人事宣传等。

不过他们的职权还是小了一些,只能算是普通从三品官员而已。

算不上什么地方大员,一个省道,真正的要员其实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巡抚,一个是布政使,哪怕是按察使也算不上。

布政使掌管所有民政事务,这个权力可是非常庞大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所以如果这个布政使,胆子也大,背景也够深厚的话,那么完全可以硬抗着巡抚而不落下风的。

徐晨兵担任皖南道左巡使的时候,也是得到了重用,除了负责皖南道巡抚衙门里的常务外,当涂工业区这个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区也是归属他管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