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天后驾到(1 / 2)

周航 庚不让 2428 字 6天前

松江长平机场。

一传仨,仨传五,五传十,小半个机场都听说了沈馥乘坐今天的航班回松江。

出闸口附近,已经彻底被歌迷和媒体包围了,十几个保安站在里圈,严阵以待。

这样的阵仗,在长平机场是十分罕见的。

形成这个局面,原因有二。

第一,沈馥确实大火。

她的单曲,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发一首火一首,首首都是打榜精品的品质。不仅在华语地区收获了巨大知名度,就连铜墙铁壁一般的欧美乐坛,也让沈馥闯出了一片天空。

从一定角度看,沈馥是华语乐坛取得数个历史性突破的第一人。

当沈馥的名字出现在欧美各大音乐排行榜上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她来自中国。

她是东方那个古老国度孕育出来的音乐传奇。

在一些人眼里,沈馥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志,她代表着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大国的一种全方位追赶和崛起。

第二,沈馥是松江人。

尽管沈馥后来嫁到了燕京,但她在松江出生,在松江成长,是地地道道的松江人。

沈馥是松江乃至全北江走出去的最顶级的明星。

特别是年初的时候,发了最新单曲后,沈馥在燕京接受了《北江日报》记者的专访。

随后,《北江日报》用大半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沈馥的专访。

在专访里,沈馥谈及了她小时候在松江度过的难忘岁月、童年趣事和她对松江的深厚感情。

在专访里,沈馥称松江为“心中最美的故乡”。

报道一出,当天的《北江日报》火爆大卖,报社联系印刷厂紧急加印,满足全市各售报点的需求。

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北江日报》是北江省委的机关报,虽然自掏腰包看的人不多,但报纸上的规矩和门道很多,可不是阿猫阿狗都能上去的。

更别说是“大半个版面”的待遇。

那次专访,彻底吹响了北江和松江本地媒体宣传沈馥的集结号。

这么卖力的宣传是有用意的。

北江和松江想让沈馥当本地的旅游宣传大使。

北江属于老工业基地,随着重工业的疲软,要想保持经济增速,北江必须尽快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找来找去,旅游比较靠谱。

旅游拉动经济,靠什么拉动旅游呢?

音乐

对外,北江省的省会龙头松江市有一些雅号,其中就包括“音乐之都”。

始于上世纪6年代的“松江之夏音乐会”是松江市发展旅游的一张好牌。

然后尽管号称中国三大音乐节之一,但“松江之夏音乐会”一直半红不紫的,究其原因,松江再怎么鼓吹自己是“音乐之都”,再怎么说音乐已经融进了松江的血脉,可是缺少一个在音乐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标志性人物,导致松江“音乐之都”的说法总让人觉得名不副实。

就好像维也纳如果没和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等名字联系在一起,它也就难以成为举世公认的“音乐之都”。

可是松江有自己的苦衷,本地没有标志性音乐人,只好自欺欺人。

就在这时,沈馥出现了。

沈馥火箭一样地上升,让北江和松江的官员如获至宝。

无论沈馥答不答应为“松江之夏音乐会”代言,沈馥生在松江是属实的,这就有文章可做。

所以,《北江日报》的专访其实是一次探路。

没想到,沈馥的故土情结很浓,记者回来说“沈馥对松江很有感情”,专访简直完美得不能再完美了。

后来,北江和松江宣传部门的人几次跟沈馥沟通,沈馥多方面考虑,最终同意担任“松江之夏音乐会”宣传大使

沈馥这次“高调”回松江,既是为了参加李裕婚礼,回报李裕当年对她的帮助,还因为她会参加本地官方的几个活动,根本低调不了。

这个时候,没有人知道,沈馥心里是怎么想的。

只有沈馥自己知道,她之所以同意担任“松江之夏音乐会”宣传大使,因为有一个男人在松江。有了这个宣传大使的头衔,她就有理由往返松江。

还有一点,那个男人即将推出一款软件,到时需要她为软件造势。沈馥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持自己的曝光度,然后用自己的名气,助力那个男人的事业。

名和利,沈馥要求的不多。

她真正热爱的是音乐,和在音乐中萌生的感悟和感动。

除了音乐,沈馥唯一所思所念,就是用她的所有,用她的后半生,回报那个在熔岩烈火中帮她涅檗的男人。

走出闸口。

在一片粉丝的尖叫声中,沈馥第一时间看见了“那个男人”——边学道。

他居然来机场了……

沈馥猜到李裕可能会来,但她没想到边学道会来。

可是眼前,李裕和边学道都来了,李裕身边还站着李薰。

有那么一瞬,恍惚中,沈馥仿佛回到了几年前三个人在爱乐工作室一起编曲、练歌时的日子。

那个时候,沈馥不断给家里发生变故的李裕鼓劲打气,想各种办法缓解李裕情绪上的压力,根本不会讲笑话的她甚至现学现卖给李裕讲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