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灾民(1 / 2)

四省一京的人口迁移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考虑好,不然就会出大乱子。

首先,要做好迁出人口的统计,灾区虽然寸草不生,但总有人不愿意走,比如州府县城里的富商,他们有的是钱粮,哪怕再大旱一百年他们都不愁吃喝,这些人自然是不愿意走的;再比如那些权贵世家,那也是钱多的几辈子都花不完的主,你叫他们搬走那不是救他们,而是要他们的命。真正活不下去的都是普通的平民和军户,他们除了种田就没有任何其它收入来源,一旦颗粒无收,便要面对饥饿。

然后,安置灾民的地方也要准备好,不能光一道迁移的圣旨下去就不管了,灾民们总要知道自己到底往哪里迁,到了地方之后还要有吃的,有地种,不然迁出去干嘛,不一样得饿死。

朱慈炅不是神,他只是喜欢装神而已,这么多事情他一个人也考虑不过来,只得把礼部和工部所有大员全部召集起来,对着地图慢慢商议。

面对皇上的奇思妙想,众人无不惊的目瞪口呆,这可是上千万人的迁徙!大明好多次都说要迁都,结果都没迁成,迁个都最多也就涉及到百来万人而已,都不能成事,这次竟然要迁徙上千万人,让他们怎么能不吃惊。

当然,吃惊归吃惊,唱反调的人倒是一个没有。礼部尚书徐光启和工部尚书毕懋康都是朱慈炅的亲信,工部左侍郎王徵同样是他的亲信,工部右侍郎李天经也是徐光启和毕懋康提拔起来的,也属于他的亲信一脉,这些人都不会反对。

至于礼部左侍郎杨鹤,他刚从陕西回来,灾民们有多苦他是知道的,所以他绝对赞成迁徙。最后一个是礼部右侍郎温体仁,这货就是个马屁精,一天到晚就知道揣摩领导的意思,想着怎么拍效果更好,这样的人自然是不会唱反调的。

众人商议了几天总算是把方案初步定下来了,礼部主要负责迁徙人口的动员和统计,其中徐光启负责北直隶,杨鹤负责陕西和四川,温体仁负责山西和河南。工部主要负责迁徙人口的安置,其中毕懋康负责征集土地,王徵负责修建简易的住宅,李天经负责安排土豆和红薯的种植。

安置灾民的地点也确定好了,北直隶的灾民不用迁徙到别处,顺天府、河间府和永平府都靠近大海,并没有遭受旱灾,直接把北直隶西边几个州府的灾民迁到东边这三府来就可以了。山西和河南的灾民就近牵往山东,陕西和四川的灾民就近牵往湖广。

另外,接收难民的州府都要空出十万亩以上的耕地供灾民耕种,这个问题不是很难解决,因为土豆和红薯对地质的要求都不高,山地和荒地都可以,各州府倒是可以轻松应付。

朱慈炅组织的廷议结束以后,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迁移缓缓的拉开了序幕。

礼部开始组织官员在四省一京的受灾地区宣传:由于旱灾严重,而且不知道要持续多少年,所以朝廷决定将灾区所有平民全部迁移到雨水充沛的省份去。所有平民可以选择去,也可以选择不去,愿意去的朝廷提供简单的住宅,还有足矣充饥的粮食;不愿意去的朝廷不会再提供任何救灾物资,任其自生自灭!

消息一出,整个大明都震惊了。

不开玩笑的说:这小皇帝到底识不识数啊?那可是上千万人,不是上千人!

灾区的权贵说:这下有好戏看了,小皇帝怕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唉,还是年少无知啊!